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如何正确使用有机硅柔软剂:从工艺控制到效果优化

如何正确使用有机硅柔软剂:从工艺控制到效果优化

阅读量:521 img

一、预处理:奠定柔软效果的基础
织物清洁度控制
使用前需确保织物pH值在5.5-7.5之间,残留碱剂会破坏硅油乳液稳定性。例如,棉织物经氧漂后需用冰醋酸中和至pH=6.8,避免氨基硅油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沉淀。
温度适应性调节
根据硅油类型设定预处理温度:非离子型产品可在常温(25-30℃)使用,而阳离子型(如氨基改性硅油)需加热至40-50℃以增强分子活性。实验表明,50℃条件下处理的涤纶织物,柔软度评分比常温处理提升23%。
设备清洁维护
每批次使用后需用0.5%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轧槽,防止硅油残留形成胶膜。某印染厂因未及时清理设备,导致后续批次出现白斑缺陷,直接经济损失超15万元。

二、工艺参数精准控制
浓度配比优化
通用型硅油建议浓度为15-25g/L,高支数织物(如60S以上棉纱)需提升至30g/L。浙江某企业通过正交实验发现,当硅油浓度为22g/L、轧余率75%时,织物弯曲刚度降低率达峰值62%。
焙烘条件匹配
氨基硅油需150-170℃焙烘90-120秒,温度不足会导致交联不充分。采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确保织物表面温差≤3℃。某企业因焙烘温度波动±5℃,产品合格率下降18%。
车速与张力协调
连续轧染时车速应控制在30-40m/min,超喂率设定在3%-5%。车速过快会使硅油渗透不均,某针织厂将车速从50m/min降至35m/min后,布面柔软度标准差从0.8降至0.3。

三、后处理与质量保障
防粘处理措施
焙烘后需立即进行冷水洗(水温≤30℃),去除未反应硅油。添加0.5g/L的渗透剂JFC可提升清洗效率30%,减少布面油斑发生率。
储存环境管控
硅油乳液应储存于5-35℃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开封后需在30天内用完,否则需添加0.1%的卡松类防腐剂。某企业因储存不当导致乳液破乳,造成20吨产品报废。
效果验证方法
采用KES-FB织物风格仪检测弯曲刚度(B值),合格标准为棉织物B≤0.08N·m²/kg,涤纶织物B≤0.12N·m²/kg。同时进行耐洗性测试,经5次标准洗涤后柔软度保留率应≥80%。

为您推荐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