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2025年6月30日-7月6日有机硅市场行情深度解析

2025年6月30日-7月6日有机硅市场行情深度解析

阅读量:526 img

一、市场整体趋势:价格分化与需求疲软并存
2025年6月30日至7月6日,有机硅市场呈现“上游原料波动、中游产品承压、下游消费低迷”的分化格局。工业硅作为有机硅核心原料,期货与现货价格联动上涨,但有机硅中间体及终端产品价格持续走弱,反映出产业链利润向原料端转移的趋势。
工业硅市场:供应扰动推动价格上行
期货市场:6月30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2509收盘价8060元/吨,涨幅2.94%,成交量137.73万手,资金流入带动市场情绪乐观。7月3日,期货价格偏弱震荡,主力合约收盘价8010元/吨,但社会库存环比减少1万吨至55.2万吨,显示供需边际改善。
现货市场:华东地区通氧553#硅价格从6月30日的8400-8500元/吨涨至7月3日的8600-8800元/吨,421#硅价格从8600-9000元/吨涨至8900-9100元/吨。新疆大厂减产、多晶硅需求提升是主要推手,但西南硅厂复产预期限制涨幅。
有机硅产品市场:价格下行与成交低迷
DMC(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7月5日,山东地区单体企业DMC报价下调400元/吨至11000元/吨,竞价成交价跌至10800元/吨,部分大客户采购价仍有优惠,市场成交重心持续下移。
二甲基硅油:截至7月4日,常规粘度产品价格降至12600-13400元/吨,较上周下调350元/吨。生产商接单情况不理想,下游压价情绪严重,厂家议价空间被压缩。

二、核心驱动因素:供需博弈与成本传导
1. 供应端:原料扰动与产能释放并存
工业硅供应:新疆大厂减产导致供应收缩,但西南地区硅厂复产预期增强,7月3日社会库存环比减少1万吨,显示去库存趋势。
有机硅供应:有机硅企业周度产量环比小幅下降,但7月产量环比预期增长,供应压力未减。例如,DMC市场虽价格下跌,但部分企业仍通过竞价促销维持出货量。
2. 需求端:传统淡季与新兴领域分化
传统需求:铝硅合金企业开工率受淡季订单疲软影响小幅走弱,对工业硅需求支撑不足。
新兴需求:
多晶硅:需求提升推动工业硅消费,但有机硅终端市场(如建筑、电子)受高温雨季影响,施工进度放缓,需求低迷。
消泡剂:7月6日河南省有机硅消泡剂价格区间为2200-7550元/吨,不同含量和品牌产品价格差异显著,反映下游细分市场对性价比的敏感度提升。
3. 成本传导:原料上涨与产品跌价的挤压效应
工业硅价格上涨增加有机硅生产成本,但DMC、硅油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产业链利润向原料端转移。例如,7月3日421#有机硅用硅价格达9600-10400元/吨,而同期DMC价格仅10800元/吨,单体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

三、未来展望:短期弱势运行,长期关注需求复苏
1. 短期(1-2周):弱势震荡为主
工业硅:期货市场技术指标显示短期支撑较强(如KDJ上升、MACD红柱放大),但需关注西南硅厂复产进度及多晶硅需求持续性。若供应端扰动减弱,价格可能回调。
有机硅产品:DMC、硅油市场成交低迷,下游压价情绪浓厚,预计价格延续弱势运行。企业可能通过减产或促销稳定市场份额。
2. 中长期(1-3个月):需求复苏或成关键变量
传统领域:9月后建筑、电子行业进入旺季,有机硅需求有望回升,但需警惕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对需求的拖累。
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若政策端加大支持力度(如补贴、税收优惠),可能成为市场突破点。
3. 风险提示
供应端:西北与西南硅厂复产超预期、新增产能投放可能加剧供应过剩。
需求端:多晶硅企业开工变化、宏观资金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市场信心。
政策端:环保限产、出口退税调整等政策变动需密切关注。

为您推荐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