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中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历史: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引领

中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历史: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引领

阅读量:578 img

萌芽与起步:技术奠基与产业初探
中国有机硅行业的起点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1951年,重工业部北京化工实验所首次用格氏法合成有机硅单体并试制硅树脂,标志着中国有机硅工业的诞生。1957年,沈阳化工研究院建成有机硅中间试验车间,上海树脂厂建成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的生产装置,标志着中国初步掌握有机硅生产技术。然而,受限于技术封锁和工业基础薄弱,直到70年代末,中国有机硅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年产能仅几十吨到百吨级,产品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军工或特殊行业。

成长与扩张:产能突破与全球化布局
改革开放后,中国有机硅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江西星火化工厂、上海树脂厂等16家单位建成甲基单体生产装置,总产能达1.2万吨/年,但供应仍严重不足。2004年,道康宁与瓦克合资在江苏张家港建设19万吨/年硅氧烷项目;2006年,蓝星集团收购法国罗地亚有机硅业务,跻身全球第四大有机硅生产商;2007年,新安集团与迈图合作建设1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至此,全球五大有机硅单体生产商中,四家实现“中国制造”。2017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达278.5万吨(含外资和合资企业),占全球总产能的52%,成为全球最大产销国。

创新与引领:技术突破与全球竞争
近年来,中国有机硅行业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将流化床反应器设计产能提升至15万吨/年,二甲基二氯硅烷选择性平均达83%以上,部分装置成本接近外资在华水平。同时,行业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推广低能耗、低排放工艺,加强环保型产品研发。2024年,中国有机硅出口量同比增长33.94%,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需求驱动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如今,中国有机硅行业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为您推荐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